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156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王跃  许庆国 《物探与化探》2011,35(6):860-864
介绍了时间域拉东正反变换的基本原理及该项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Ng和Perz的算法为基础,以开发地震勘探处理与解释系统为实例,解决了实验中遇到的拉东正变换时收敛精度、反变换数据无损还原和截断信号引起的能量扩散、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滤波等问题,进一步研究了改进算法在其他地形下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总磁异常计算的三维解析信号振幅值比总磁异常,能精确地刻画磁源体的位置、深度和边界。结果显示在中国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块体内的岩浆岩深度差异很大,华北块体的磁异常解析信号振幅值较高、尺度大,磁源体埋深达10 km左右或更深,反映了这个古老克拉通块体的中—下地壳内部较为强烈的岩浆活动过程与活化。受构造抬升和岩浆上涌影响,苏鲁—大别造山带的岩浆岩体埋深则相对较浅,多小于5 km。中、下扬子块体的岩浆岩体的埋深也普遍较大,但是岩浆活动微弱,解析信号振幅值很低。受晚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的影响,华南块体及其东北海域分布比较孤立的岩浆岩体,其深度大都小于5 km。在东海,受新生代张裂作用的影响,岩浆岩体的深度与基底隆起或沉降呈明显对应关系。琉球群岛对应平静的磁异常并显示较深的岩浆岩体分布,表明琉球群岛不是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形成的火山弧而可能是由俯冲增生楔物质和部分从欧亚大陆分离出来的块体构成,其西侧的岩浆岩带才是真正的火山弧。  相似文献   
13.
对测井信号的特征提取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利用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游程检验法,分析松辽盆地某井储集层测井数据的非平稳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混沌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最大Lyapunov指数提取。结果表明:储集层测井序列具有非平稳特性;最大的Lyapunov指数大于零,表明了储集层测井序列具有混沌特征。为此,储集层测井信息的提取可采用非线性混沌理论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描述测井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减小离散误差的时频峰值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减少时频峰值滤波分段点处阶跃误差的改进方法。经过研究时频峰值滤波在频率调制和时频平面峰值滤波时产生的离散误差以及尺度变换方式,发现分段点处阶跃误差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长度成反比,且与零点在尺度变换后产生的不确定值有关。提出基于定零点尺度变换的时频峰值滤波,在信号尺度变换时将零点变换到瞬时频率区间上的固定值,使各段时频峰值滤波零点偏移量一致,从而消除分段点处的阶跃误差。仿真实验和实际地震信号时频峰值滤波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时频峰值滤波算法能够有效消减随机噪声,减少分段滤波在分段处的阶跃。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many species in the pelagic ocean are widespread, they are not randomly distributed. These species may have associations with particular water masses or habitats, but to best understand patterns in the ocean, these habitats must be identified. Previous efforts have produced static or seasonal climatologies, which still represent smearing over habitats. The Eastern Tuna and Billfish Longline Fishery (ETBF) targets a range of high trophic level species in oceanic waters off eastern Australia. In this study, dynamic ocean habitats in the region were identified for each month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of five oceanographic variables averaged at a monthly time scale and a spatial scale of 0.5° for the period 1995-2006. A total of seven persistent habitats were identified off eastern Australia with intra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size and location, indicating the importanc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dynamics of the regio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se dynamic habitats were distinguished was tested using (i)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of top fish predators caught in the region and (ii) estimates of variation in estimated abundance generated from catch data from the fishery. More precise estimates (measured as lower total CV) of isotopic values from swordfish (Xiphias gladius), yellowfin tuna (Thunnus albacares) and albacore (Thunnus alalunga) were obtained for 4 of 6 isotope comparisons using the dynamic habitat groupings, which indicate that stratifying by pelagic habitat improved precision. Dynamic habitats produced more precise abundance estimates for 7 of 8 large pelagic species examined, with an average reduction in total CV of 19% compared to when abundance was estimated based on static habitat stratification. These findings could be used to guid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monitoring strategies that can distinguish patterns due to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and in the longer term,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高精度温湿度智能传感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介绍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系统以低功耗LPCI768为主控芯片,配合低功耗、16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792以及低功耗、物理层收发器KSZ8041NL等实现基于以太网的高精度测量、自动采集和实时处理等功能,与现有气象数据采集器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组网灵活和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高精度智能传感器工作稳定,绝对测量误差在0.06℃内。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尺度变换随机共振的瞬变电磁弱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晚期瞬变电磁信号是大参数、多频率、且各频率分量未知的电磁信号,特别在晚期还是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随机共振系统可以在极限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微弱信号,但仅适用于小参数、单一频率或频率已知的高频信号的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尺度变换的随机共振算法用于检测晚期瞬变电磁信号,该方法充分利用了随机共振检测弱信号的优势,通过...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云南省地震台网44个台站记录的2008年1-9月连续波形数据进行互相关计算,得到了台站间的格林函数,并获取对应的频散曲线,据此分析了该地区的区域背景弹性波场的来源及分布.研究发现,该地区的区域背景弹性波场有着明显的方向性,15s信号的总体传播方向是从东南向西北,也就是说主要来自云南省的东南方向,据此推测区域背景弹性...  相似文献   
19.
云南地区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中体波信号来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云南地区43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2008~2010年垂直分量数据,计算了台站对间的互相关函数并得到了5~40 s周期的瑞利面波信号。研究发现在5~10 s周期范围内,瑞利面波信号之前存在很强的前驱信号,该信号能量优势频段为0.1~0.2 Hz,其到时接近噪声互相关函数零点,视速度约为30 km/s。该信号到时随季节存在正负交替变化,进一步的质点分析表明该信号为出射角较小的P波信号。参考已有的研究,认为远场地脉动噪声源中的P波信号穿过地球深部到达云南地区,形成了噪声互相关函数中视速度较高的体波信号,并且相关的噪声源位置在冬季和夏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孕震过程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长、中、短期前兆异常表现.为揭示闽台地区几次中强地震前不同时期的异常形态,对福建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资料日均值、整点值和分钟值时序数据进行小波分析,结果发现:在强震前2~3年出现周期2年左右的异常信号;在中强地崖前2~5个月出现周期1个月左右的异常信号;在震前几天至十几天则出现周期半小时至1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